连云港:病人住院被打该怎么处理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连云港:病人住院被打该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编辑同志:

  我年近8旬,有个儿子叫姚留平。他患病在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4月21日我的女儿去医院看望她的哥哥,发现他身上有多处伤痕,说是被医护人员打了。但医院的人却说是药物过敏所致。

  儿子身上的伤,每一处都痛在我的心里,打他比打我还要狠啊。我已风烛残年,我的日子已不多了,我儿子是一个老实的孩子,20多岁精神受刺激,不爱说话,也从不打人骂人,我一年一年地服侍,他今年46岁了。我想找家好医院把他寄养下去,没想到会受这样的罪,至今连个说法也没有。

  刘国珍

  调查附记

  患者:被打起因是说了一句公道话

  接到来信后,笔者与老人及其家人取得联系,看望了受伤住院的姚留平,并走访了市康复医院院长和辖区新浦浦西派出所的办案民警。经调查,老人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

  5月15日上午,笔者与刘国珍取得联系,老人先让其女儿姚留云带我们到海州一家医院,去找姚留平。提起被打这件事,姚留平心有余悸。在其妹妹的帮助下,他才克服恐惧,谈了起来。事情的起因是,一名病友因看电视调频道,与医护人员发生口角,被打了一巴掌。姚留平对医护人员说“你不该打人啊”,这本是句公道话,却引起医护人员的不满,遂后就把怒气发在了他的身上。对他扯头发、打耳光,打倒在地上,仍不罢休,又踢了几脚,导致他浑身多处受伤。

  因考虑姚留平精神受过创伤,我们就多问了几句,他一一道来,头脑十分清醒,理智此时也正常。他还让我们看了腿上仍可辨认的伤痕。一位姓严的医院管理人员称,姚留平自入院后情绪一直稳定,很听话,身上的伤经过治疗后基本痊愈。

  亲属:药物过敏解释难以置信

  姚留云说,我是4月21日上康复医院探视哥哥,发现他受伤的。当时,我刚放下吃的东西,哥哥就说“妹妹,我被医生打了”,我一听这话,就问打了哪里。当看到哥哥身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我泣不成声。我找到院方询问缘由,一位医生竟称该伤为药物过敏,并非殴打所致。

  姚留云说,我哥哥患有轻度精神分裂症,是年轻时患抑郁症所致,属于抑郁型,并非狂躁型,其人很善良,从不说谎,发病时也只是独自一人呆在角落里默默承受着痛苦。院方拒不认错,我忍无可忍,只好报警,并从安全考虑,将哥哥接转到了其他医院。

  医院:既然报了警就等候处理

  笔者来到最早出警的新浦浦西派出所,与办案民警取得联系。据介绍,他们到现场,看到了姚留平的伤痕后,认为被打致伤,后经法医鉴定进一步确认。我们看了这份《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连公鉴2007-453号),上面写明:左眼球结膜下片状出血,右股中下段内后侧至右膝前侧30cm×18cm范围内皮下出血,局部呈淡紫黑色、淡黄色,右踝内侧8.5cm×4cm范围内皮下出血,局部呈淡黄色。鉴定意见为伤者眼部挫伤、肢体软组织损伤属轻微伤。

  我们在市康复医院见到了张院长。张院长说,在接受你们采访前,也有别的新闻单位来过。我们认为患者被打,院方是存在着管理责任的,我们对医院的打人者也进行了处理,将其开除回家。医院针对薄弱环节加强了管理力度,对医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这类事情不再发生。张院长强调,既然已经报了警,那么就等公安部门处理好了,对打人者该怎么处理,医院该负什么责任,要拿出多少经济赔偿,医院会听从执法部门的。

  离开康复医院,我们又与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民警的回答是,这件事的事实是清楚的,鉴定结论也是明确的,医患纠纷还是以双方多加协商、内部处理为好。

 

来源:连云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