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单病种推行3个月,患者只有数十位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南京:单病种推行3个月,患者只有数十位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金陵晚报报道】 从2007年3月1日以来,南京首批28个单病种正式亮相,南京共有33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执行单病种限价。当时许多人认为,比起以前的按项目收费,单病种收费价格更低,对缓解看病贵有一定作用。转眼之间,近三个月过去,昨天记者采访发现,到目前为止,南京采用单病种看病的患者“不超过两位数”。

 昨天记者来到市内的一家医院,导医台一位医护人员称,“单病种啊,问的人不少,真用单病种治病的好像没有,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有也不多。”记者又询问了另一家医院,得到的回答是,“还没有人采用单病种方式看病。”在昨天询问的几家医院中,大部分都表示,很少有患者尝试使用单病种看病,也有医院回答“有”,但同时表示:“相当少,我们医院只有一两位患者是采用单病种限价看病的。”

在医院,一位患者说,单病种看病好是好,但他不敢尝试。“乍一看是省钱,但觉得挺有风险的,跟医院签订一个合同再看病,我就不太敢。”他觉得,“而且单病种看的病种类很少,我们大家常碰到的感冒发烧什么的,都不在单病种限价范围内。”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单病种实行近三个月来,尝试的患者确实不多,“目前看来,具体数字预计6月份将汇总上来,但估计患者不多,只有几十位。”

“作为一种尝试,这个结果我们也是想到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当时推行单病种,一是为了减少患者看病费用,但目前的病种比较少,因此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此外是为了探索单病种限价工作的科学规范化的临床路径。三是医保这一块还没有衔接好,不能报销也影响了单病种限价的患者人数。

业内人士认为,单病种限价是一项很好的政策,但是这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而且目前还处于尝试阶段,很多问题要面对,这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希望大家能够冷静对待。

单病种,既然好为何又“应者廖廖”?

所谓单病种限价,是指对无合并病症、并发症的单一病种患者,从确诊入院,经检查、治疗、用药、手术到治愈出院的整个过程,限定最高医疗费用。传统的收费方式主要是根据提供的服务项目收费。将“项目付费”转变为“病种限价”后,主要目的还是想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从3月1日起,南京30多家医院参与推出了包括单侧唇裂(唇裂修复术)、足月妊娠(臀位)(剖宫产术)、非淋球菌性尿道炎(衣原体感染)等28个病种的限价工作。与以往按照项目收费相比,单病种的费用下降不少,南京市多个部门为保证首批单病种的顺利实施,想了不少办法,确保单病种能对患者有利。但近3个月的实际检验发现,单病种并不是“想的那么美”,可以用“应者廖廖”来概括。

既然这是一种好的方法,又能让患者得到实惠,为何没有大量患者响应呢?有关人士对此进行了分析。

第一、单病种面对的患者主要是自费病人,对于医保病人和享受公费医疗的患者来说,暂时还不能参加单病种限价。这就拒绝了相当一部分患者,单病种限价只对少部分患者有用,大部分患者对此并不关心,

第二、单病种涉及的种类还比较少,许多常见病都不在单病种之列,分解到各个医院看,病种就更少了。为了保证首批单病种的顺利实施,首批病种选择的主要是病因明确、没有其他并发症、合并症的单纯性疾病等,这就排除了许多疾病。

第三、从单病种看,首批病种选择主要是手术类为主,一般都是住院病人。实际上,非手术的、慢性的、不用住院的病人要更多,例如一些“三高”病人等。对大部分患者来说,这些病种都不够“亲民”。

第四、患者的担心不少。患者最希望的当然是少花钱、看好病。患者选择了单病种,少花钱了,又担心医院会不会偷工减料、会不会还没有看好就让患者出院、会不会看好以后还有什么并发症等等?考虑到各种因素带来的“风险”,大部分患者即使能选择单病种,也未必会选择,而宁愿选择传统的按项目收费的办法看病。

第五、从医院的角度来看,同样存在许多担心,医院最大的担心无疑来自于“医患纠纷”。虽然同一种疾病的表面特征类似,但疾病因人而异就变得很复杂。比如说“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单病种项目,如果动手术把腹腔打开,却又发现有新问题,这时停止手术显然已不可能。那么收费按照什么方式就成了难题?增加收费,患者不干,会认为是乱收费;不收费,患者多了医院又吃不消。类似的纠纷就产生了。

第六、单病种限价管理实行限价收费包干制度。实施单病种限价的患者治愈出院时,医疗费用未超过本院限价标准的,则按限价标准结算;超过核定限价标准的,超过部分由医疗机构负担。这就是说,单病种实行的是“包干制”,没有“多退少补”,医院和患者当然都想着往自己有利的方向变化,结果受到影响的是“疾病治疗”,最后还是患者“不利”。

单病种受到冷落的原因还有很多,医院可以用“协议书”保护自己,患者也可以自由选择,患者和医院都缺乏足够的信心和积极性,这还需要进一步宣传。实际上,单病种出台时,有关部门和医院就提醒大家要冷静,作为一种尝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事实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

江苏将扩大单病种限价病种

南京作为江苏首个单病种限价工作的试点城市,已经进行了近3个月。应该说,过去的三个月,单病种患者不多,也是有关方面能够预测到的。在南京之后,江苏其他部分城市也开始了单病种限价的尝试工作,目前具体效果还有待于时间的进一步检验。

按照有关部门说法,单病种限价本身是好的,但也有一个逐步完善过程。因为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有关部门在推行单病种限价时,就要求二级以上医院,积极探索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也是一个主要目的。要通过制定科学的临床路径,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在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医疗费用,缓解看病贵。前不久,物价部门在“缓解价格热点和难点问题的若干政策意见”中表示,江苏要逐步完善单病种限价政策,扩大限价病种。

据了解,今年要大力推进“单病种”限价收费改革,在现行审定范围基础上,扩大限价病种。同时要科学合理指定医疗机构的限价水平,引导病人合理分流。有条件的市、县选择在部分社区、乡镇医疗单位试行单病种限价管理。

单病种不能报销的问题也引起了物价部门的重视。物价部门要求加强与医保机构的沟通,建立补偿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享受单病种医疗服务患者受限问题,减轻患者负担。(王国俊)

 

来源: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