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本市卫生系统今年推出10项便民服务举措努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新民网・晚报精选】本报讯(记者鲁哲 特约通讯员宋国梵)高峰时段,挂号窗口可以收费,收费窗口可以挂号。记者今天上午从市卫生局获悉,本市卫生系统今年将向社会推出10项便民服务措施,其目的是“努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努力使医疗工作让病人满意,使病人放心”。
10项举措具体为:
■ 在全市医疗机构积极推广挂号收费通柜服务和电子叫号系统,优化就医流程,简化服务环节。为了减少病家排队等候的时间,今年年内,全市医疗机构将实行挂号窗口可以收费,收费窗口可以挂号。
■ 在全市71家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设置“统一标志、统一规范”的便民服务中心,主动提供便民服务。便民服务措施多种多样,如帮助病家叫车,提供轮椅、邮寄服务等。
■ 推进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分期分批在门诊大厅设置“医疗服务信息一点通”查询机。今年年内电脑触摸式的查询机将出现在各家医院,可以查询到相关科室、医生介绍等信息。
■ 密切医患沟通,对出院病人服务评估或电话回访。
■ 减轻手术病人压力,由病房责任护士护送病人到手术室。
■ 设立用药咨询服务窗口,为病人提供及时方便的用药咨询服务。
■ 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请名医、专家为社区居民开设健康教育讲座。
■ 减轻病人负担,输液室为大输液病人代保管输液瓶。
■ 积极推广“自助挂号”、“错峰服务”、“简易门诊”、“日间手术”、“一门式整合门诊”等创新服务。
■ 针对部分专家门诊病人在室外隔夜(凌晨)排队等候挂号现象,开展让病人“温馨候诊”活动。医院或是提前开门,让病家等在门诊大厅,或是辟出专门的区域让病家候诊,总之,不再露天候诊。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