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医生自曝医院黑幕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佛山:医生自曝医院黑幕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佛山三水某医院医生在本院手术后成伤残,感叹病人向医院讨说法太难

  本报讯 (记者刘文俊)“就好像是家里出了纠纷,儿子把老子给告了。”三水某医院的副院长坐在办公室里,无可奈何地笑道。下个星期,他所在的医院需派出代表坐上法院被告席,而把医院推上法庭的,却是他们自己医院的一名医生。

  术后又眼痛治疗病加重

  2002年5月,在三水某“二甲”医院任内科医生的冯先生因为患上白内障,在本院眼科做了右眼人工晶体置换术。三四个月后视力减退加重,甚至眼痛。主刀医生诊断为葡萄膜炎,开始加用激素治疗,此后病情却继续加重。

  几经周折,他于2005年1月到中山医眼科中心做手术取出右眼的人工晶体,术后回到三水接着在该院眼科住院。主刀医生仍然按照“化脓性人工晶体致敏性眼内炎”的诊断治疗。2006年1月,冯又因右眼积脓过多,在中山医眼科中心进行了切开清洗术。2006年4月,因病情恶化用大量激素已经无法控制,患眼大量积脓、角膜溃烂,到了眼球难保的程度了。冯先生被迫到北京求医,由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做紧急玻璃体切割手术,医生确诊为“细菌性眼内炎”。

  左眼也受损成6级伤残

  冯在起诉书中称,北京的眼科专家说,本来像这样的术后细菌性眼内炎,早期只要当事医生能从客观和科学的角度出发,及时地做出正确诊断和处置,绝大多数的治疗效果都会很好。可是三水医院的主刀、主诊医生一口咬定对其有利的诊断,误诊导致长期使用与治疗目标相对立的治疗方案,使得病情日渐恶化。

  更严重的是,原来没有问题的左眼,视力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从1.0以上下降到不足0.1,被诊断为应用激素原因所造成的并发性白内障。去年8月,司法鉴定评定他为6级伤残。

  五年来,冯先生的一只眼睛已经经历了12次住院,4次手术。冯认为,医院对误诊误治给他造成的伤害负有完全的责任。经过多次协商无果之后,他向法院起诉医院,要求支付赔偿45万元。

  医院表示不存在过错

  有关负责人说,对于冯医生这样拥有副高职称的高级知识分子,医院一直相当爱护。该负责人说,院方的“底牌”是:最多可以补偿16万元。

  这位负责人强调,同意给予补偿,并非意味着医院认为自己存在过错,而只是考虑如何“关怀”单位员工。至于具体责任的认定,那只有做医疗事故鉴定,或者司法鉴定才能弄清楚。

  ■ 对话

  “太难了!不是一般的难!”

  记:你以前也兼任过医教科的负责人,应该也处理过不少这样的医疗纠纷吧?

  冯:我当时的情况,一年10到20起是很正常的,不过真正闹上法庭被外界知道的顶多只有五分之一,因为大部分纠纷都私下了结了,医院每年也都会有这方面的预算。

  记:医院一般会怎么处理?

  冯:一般的做法,医院会尽量给家属分析医疗技术上的不确定性,说明很多时候并非医生过错,家属往往也怕麻烦:人都已经死了,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吧。这样子处理,快的10分钟就可以谈妥,一般的多花几天时间,拖一两年都解决不了的只是个别情况。

  记:现在从一个医生变成一个病人跟医院讨说法,你觉得难吗?

  冯:太难了!不是一般的难!要是普通病人的话,实在不行我就直接找领导去闹,去骂,可我还是医院的职工,很多方面不能不有所顾虑,所以我比普通的病人还要难。

  记:现在医患纠纷动不动就会发生,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冯:近些年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公立医院大多都“断奶”了,医院得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就得千方百计扩大收入,节省开支。就以消毒棉签打个比方,以前每次打针都是用两支的,现在为了节约成本就只用一支,每天也许可以省下几十块。可是这样的医疗质量能不下降吗?其实院长们也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他们的任期一般也是三五年,首要目标是挣钱养活医院,有几个愿意为了医疗质量而牺牲利润的?

  还有一个,现在的医生也跟以前不一样了。记得我那时候,要是一个可以救活的病人没有抢救成功,医生都会好几天不舒服;在医院里抢救完病人下班回家之后,还会不断地回想,经常打电话回去交代注意事项;现在呢,个个脑子里想的是怎么赚钱,哪怕是一个实习医生,计较起经济利益来,都要比我们强不知多少倍。这样的医生能为病人尽心尽责看病吗?

  记:你的意思是说,主要问题出在医院身上?

  冯:我觉得病人去医院闹,基本上都是被逼的,真正胡闹的只是少数。所有的治疗过程、证据都在医院,当事人、见证人也是医务人员,术前知情同意书把理论上所有的可能后果都罗列进去,出了问题就以此推脱,就是病历也是想改就改。不论是什么身份,病人跟医院比起来,个人的力量实在是太小了!想要跟医院讨个公平的说法,实在是太难了!我这次想请律师帮我打官司,三水本地的没人愿意,佛山的也没人答应,好不容易在广州找到一个专门打医疗官司的,没想到却是专帮医院打官司的――所以我现在只好自己来起诉。

  记:不是还可以去做医疗事故鉴定的么?

  冯:医院是卫生局管的,医疗事故鉴定虽然由医学会负责,不过跟他们还是一家子,做鉴定的专家大多也是从医院里请来的,他们谁会想让医院吃亏呢?我以前也担任过三水的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当然知道这里面是怎么运作的。我认识一个人做鼻息肉切除,结果切错肌肉,导致一只眼睛没法自主转动了,从三水到佛山最后再到省里反复几次,等鉴定出来他都已退休了,可最后还是没拿到一分钱补偿。

  我现在打官司,法庭免不了要做医疗事故鉴定,可就算现在申请,按照医学会的排期,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才能开始做,因为排队做鉴定的实在太多了。等做完鉴定又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判决结果下来就更不知道了。时间很磨人的,也许等到那一天,有赔偿我都不想拿了。

  记:如果医生职业风险没有任何保护了,还会有人愿意当医生吗?

  冯:病人把生死都交给医生了,你就必须要对他负责。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