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生局提出新举措 确立“走在前列”目标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注重又好又快在提升卫生发展水平上走在前列。加快重点专科医院和二级医院的调整,努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流程科学、规模适宜、运行经济,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理念的医疗机构。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破旧有的医院分级制度,优化涉农区县三级医院空间布局,把技术优势明显、辐射范围较广的区县二级医院调整为三级医院,使乡镇居民享有一流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硬件建设,投资2.9亿元,到2008年完成112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等硬件的改善。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作用,努力做到四个 “率先”,即率先建立大卫生宏观管理新体制;率先深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政府购买”机制改革;率先形成多种所有制医院竞相发展的格局;率先探索国办医疗机构经费补偿机制改革。
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科教人才兴医上走在前列。在科技创新上,以满足健康需求确定重大研究领域,集结卫生科技和人力资源,重点解决影响本市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社会经济发展引发的卫生新问题。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扶植和培育优势学科。力争2010年建成2至3个学科整体水平居国内领先的重点学科,跻身于国家队;4-5个学科整体水平居国内前列的优势学科;7至8个学科整体水平居国内先进的临床优势学科。重点完善以高水平人才牵动科研项目和重大项目聚拢人才的双重招标方式。实行“特聘学科带头人制度”和“特聘专家制度”,广泛聚集高端人才,使人才质量显著提高,人才结构显著优化。
创新服务模式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上走在前列。加紧构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发挥二级医院技术力量和设备上的优势,部分二级医院下沉充实到社区服务中心,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任务,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借鉴城市社区卫生的经验,构建适宜本市农村运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加大加快安全、成熟、先进、实用的适宜技术的引进与推广,使农村居民享有公平、可及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到2008年,构建新型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做到小伤、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
关注民计民生在共享卫生改革成果上走在前列。把更多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财力投到群众直接受益的事情上。加大对关系全人群健康的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能力的研究;重大慢性疾病的基础、防治与控制研究;加快经济管理模式创新步伐,在全市实行医院项目经营预算管理,控制成本,节约开支,降低医疗费用,切断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收入直接联系;在社区实行收支两条线和药品零利率,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建立公开透明的医疗信息公示平台,完善医患沟通渠道,接受社会监督,让患者明明白白地看病;建立诚信服务评价体系,在医务人员晋职晋升中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继续开展医疗卫生行业作风社会评价工作,使卫生服务满意度持续提高。(完)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