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现“行政+医院+律师”医患纠纷调解室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广州首现“行政+医院+律师”医患纠纷调解室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核心提示:为有效调节医患关系,广州天河区日前在暨南大学附属一医院推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室”,这在国内尚属首创。据悉,该工作室含律师、司法干警等5名人员,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

 据南方日报10月29日报道  患者或其家属和医院出现纠纷有了专门的调解室!日前,天河区司法局联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该院推出广州首家“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室”,这在国内尚属首创。10月24日,该工作室成功调处了一桩有“医闹”参与的医患纠纷,得到了医患双方及社会的认可。据悉,这一做法在天河区试点的基础上已向全市进行推广。

 工作室就在医院后院

 据了解,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数量逐年增长,纠纷的处理一直是医院和病人之间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广州市司法局与市卫生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通知》,正式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建立医患纠纷法律服务协作机制。即利用司法局、卫生局的政府行政资源,通过对医疗机构及患者双方的法律引导,从源头上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从过程中控制医患纠纷的恶性发展,使医患纠纷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

 今年5月,天河区司法局便着手筹办医患调处机构,选择了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9月20日,“天河区和谐医患关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院工作室”正式揭牌,办公地点就在医院的后院。

 调解不收取任何费用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刘道桂表示,医患关系工作室的成立将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一个与医院沟通、投诉不满和咨询法律的好去处,今后凡是发生在该医院的医患纠纷事件,只要患者愿意都可以转到该工作室进行调解。

 目前,工作室共有5名工作人员,包括律师、司法干警和卫生部门人员等。他们接到任务后将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符合调解条件的,将于7天内予以立案。立案后,工作人员便开始调查纠纷的事实,调查完后,调解人员将对纠纷进行调解,并使双方达成协议,然后制作调解协议书。对于不符合调解条件的,工作人员将告知不予受理及其他解决途径。有必要时天河区司法局还会安排社会律师参与调解。整个过程均为义务进行,不收取任何费用。

 协作机制已成功调解纠纷54宗

 天河区有关领导表示,今后将逐步在辖区各级医疗机构设立“天河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室”,从而为进一步预防医患纠纷提供更多的优质平台。同时,该区还将建立重大医患纠纷隐患排查和信息通报机制,及时掌握情况并由司法局派出调解工作人员赶赴现场,与卫生局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疏导解释工作。

 在人员配备方面,天河区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调解员网络,目前全区有2000多名调解员,覆盖每个社区、每条街道。此外还设立了机制灵活的调解小分队,每天24小时待命,一年365天值班。

 据悉,自今年5月广州正式建立启动医患纠纷法律服务协作机制以来,广州市司法部门已协助医疗机构成功调解医患纠纷54宗,其中,30人以上的重大医患纠纷达21宗。

 链接

 1.遇到医疗纠纷怎么办?

 当事人特别是受害者(患者)首先要保持冷静,采取合法的途径进行维权。另外,要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以便自己权利的顺利实现。

 2.医疗纠纷有何解决途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后,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一,医患双方自行协商解决;二,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