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肇庆:少年病危需手术,父亲无钱拒签字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少年病危需手术,父亲无钱拒签字……
肇庆多部门善心“大会诊”扭转危局,避免北京“丈夫拒签手术同意书救妻”悲剧重演
本报讯 昨日,备受关注的17岁少年周绵茂,在其父亲周泽耀及就读的肇庆旅游学校师生的陪同下康复出院。至此,发生在肇庆市的这桩因父亲拒绝手术险失爱子的故事圆满落幕,避免了北京“丈夫拒签手术同意书救妻”的悲剧重演,肇庆市卫生、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在南粤大地奏响了一曲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旋律。
【17岁学生周绵茂】出现腹痛须立即进行急诊手术
去年12月26日,肇庆市旅游学校17岁的学生周绵茂出现腹痛,在学校附近的医院治疗后,不见好转,27日下午4时,被紧急转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当班医生诊断为“血腹查因”,考虑因绞窄性肠梗阻引起肠缺血的可能性大,须立即进行急诊手术,剖腹探查治疗,否则可能出现肠缺血坏死、穿孔直致休克、死亡的危险。
根据我国医院管理规定,手术须征得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同意。由于周绵茂未满18岁,尚无民事能力,而其父母又远在家乡湛江市的徐闻县,医院只好紧急通知周绵茂就读的学校,希望尽早手术,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但谁也没料到,事态的演变让当地的医疗和教育部门措手不及。
【学生家长】坚决不同意进行手术
肇庆市旅游学校校长谢锦贤告诉记者,学校接到医院的通知后随即与学生父母通电话,告知病情,希望家长能尽快授权同意手术,但无论怎么解释,学生家长坚决不同意进行手术。
事后,周绵茂告诉记者,当时他认为自己的身体一直很好,而且家里一直很困难,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种田,哥哥还在湛江读书,平时2兄弟读书的钱还都是叔叔帮忙借回来的,这次手术的事还没敢告诉大哥。此次手术,家里实在拿不出一分钱,手术费用还是叔叔回去东凑西借的5000多元暂时垫着,所以当初与父亲通电话后,也明确向医生表明支持父亲的观点:不同意做手术。
【多部门】只是想尽快手术救人
从当日下午5时左右起,医患关系成了僵持状态。谢锦贤校长对记者说,其实从周绵茂学生入院,无论是医院还是学校,到后来逐级上报市卫生局、教育局、甚至上报省卫生厅,大家与家长沟通时都没提收费的问题,只是想尽快手术救人。
这边,医院万事俱备,只等患者亲属的“圣旨”;那边,摇头不理,仍持侥幸心理。当晚11时,周绵茂的父亲周泽耀从老家徐闻县辗转来到医院,原本以为面对面沟通能让周泽耀感到当地卫生和教育部门的苦心,谁料周泽耀却在手术知情告知书上,仍是签名表示不同意手术治疗。
【“大会诊”】反复沟通周泽耀最终提笔签字
从下午5时起,周绵茂的病情逐步恶化,医护只得揪心地千方百计用暂时的保守治疗尽量减轻他的痛苦。看着眼前年轻的生命在减弱,28日凌晨零时15分,院方再次举行包括有当地卫生局、教育局、医院负责人、专家、学校负责人、患者家长、亲属参加的“大会诊”,反复对周泽耀和他弟弟表明拖延事态的严重。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病危的信息频频传递入“大会诊”现场,凌晨1时30分,周泽耀最终经不住“大会诊的攻势”,提笔签字同意手术,而此时他儿子已经历了8个小时的病痛折磨。
据医院介绍,手术探查发现患者血性腹水800毫升,两段小肠血运障碍,颜色发黑。当手术医生小心将索带松解,并采取其它措施促进循环,观察约十几分钟后,缺血部分肠管血运开始好转,颜色逐渐好转、恢复,此时已是凌晨4时了。院方还打破常规,让周绵茂的叔叔亲临手术台边,见证医生的诊断。
周绵茂的叔叔告诉记者,他钦佩肇庆医生的职业道德,感谢肇庆人救了他侄子。目前,周绵茂所在的学校已开展募捐救助,肇庆市红十字会也伸出了援助之手。 谢辉 葛晓亮 蔡丽洁
来源:南方日报
中国医疗纠纷网http://www.chinaylj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