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打工妹取结石失败 肾被切除索赔30万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厦门:一打工妹取结石失败 肾被切除索赔30万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台海网2月17日讯 (海峡都市报记者  江荣义 文/图) 一打工妹到医院做肾结石手术,不仅结石没有完全取完,而且因为感染,一个肾最后不得不切除。这事发生在厦门莲花(金尚)医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院方的答复是,医院没有违规操作,不存在医疗过错。但当事人可不这么想,认为医院有责任,索赔30万元。肾切除手术过去了一个多月,这起医疗纠纷双方还没法达成协议,院方表示,出于人道主义,经过测算,愿补偿这个打工妹6万元。

    第一次手术没有成功

    贵州妇女赵小妹(化名),此前在厦门湖里一家纸箱厂务工。去年7月,她在厦门中山医院被查出患有肾结石,手术等费用估计要花上万元,以打工为生的赵小妹放弃了在该院手术治疗。

 

同年8月5日,赵小妹的丈夫仇先生打听到,厦门莲花(金尚)医院做这种手术只要8000多元,于是赵小妹就带着中山医院的检查报告来到莲花医院。

    8月8日,赵小妹在莲花医院做了肾结石手术。她说,手术做了大约3个多小时,等她苏醒后发现,自己大量出血,医院也感到问题有些严重,便从厦门市第一医院请来泌尿科医生,又做了一次手术,才把血止住,同时在她下身切开了三个引流口,插上管子,分别导流体内分泌物、输液。

    赵小妹说,补做的这个手术并没有解决问题,她还是觉得很痛,就这样在莲花医院一直住院25天。

    肾已化脓只能切除

    赵小妹告诉记者,当年9月2日下午,莲花医院通知她,医院住宿太吵不利于休养,她可以回家休养,随后给她办理了出院手续。

    9月7日,莲花医院的工作人员将她带到厦门市第一医院检查,当时给她补做手术的那名泌尿科医生说,赵小妹要完全康复需要3个月,这以后她身上的导流管才能拿掉。

    3个月后,赵小妹发现插在身上的导管大量出血,并有化脓迹象。11月底,她自己到厦门市第一医院检查,得到结论是:肾里的结石没有完全取完,建议住院再次手术。

    赵小妹说,莲花医院垫了医药费,她住进了厦门市第一医院。其间,医院诊断认为赵小妹的肾已经化脓,没有救回的可能,只能切除。

    今年1月8日,厦门第一医院把她的病肾切除,直到1月31日出院。赵小妹说,这次莲花医院垫付了4.2万元医药费,并退还了她在莲花医院的9000多元费用。

    莲花医院:手术意外一年一两起正常

    厦门莲花医院副院长彭东旭,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肾结石取石手术其实是个小手术,他们每年做了很多都很顺利。赵小妹的手术很不理想,确实是一种意外。

    彭东旭说,手术前,医院曾告知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双方签订了《手术同意书》。医生是按照医疗程序行医,没有违规操作,不存在医疗过错。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像赵小妹这样的病例,医院一年出现一两起很正常。更何况,手术时发现赵的肾结石情况比较复杂。

赵小妹的丈夫曾经和医院谈过赔偿,但他要价太高。彭东旭称,医院经过测算,认为只能出于人道主义给赵小妹补偿6万元。至于,这件事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医疗鉴定委员会裁定或到法院起诉才算数。

    彭东旭称,其实赵小妹是个受害者,但是赵小妹的丈夫仇先生狮子大开口要30万元,还两次抬着赵小妹到医院门诊部闹事,给医院造成不好的影响。仇先生的这种做法肯定会受到自己的良心谴责的,出院前夫妻俩的态度还非常好,出院后就变脸。

    彭东旭安慰赵小妹说,肾切除了,完全说没有影响,那是昧着良心在说话。但是,只要新陈代谢正常,正常生活和工作还是可以的,影响不大。

    医疗专家:肾结石多种多样不一定都要开刀

    据厦门中山医院泌尿科罗广承博士介绍,不少尿路结石患者都希望,用一种简单的方法直接清除结石,比如通过单一的体外冲击波碎石等,但泌尿系统的结石是多种多样的,不同位置、不同体积的结石,治疗方法可能差别很大。

    如果结石长在输尿管内,直径小于6毫米且尿路引流通畅,那结石的自行排出率可达80%。如果输尿管结石的直径大于6毫米,那自行排出的几率就很小,往往需要通过腔内取石或体外碎石治疗。

    如果结石长在肾脏内,肾结石的自行排出就必然要通过输尿管、尿道。因此,直径大于6毫米的结石,自行排出的几率很低。肾结石的排出和它在肾脏内部的位置也有关,长在肾脏最低位置的下盏结石最不易排出,往往需要患者翻跟斗、倒立等动作辅助排石。

    过去,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肾结石患者都需要开刀取石。随着腔内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患有大体积及术后复发的肾结石病人,大部分都可以通过“打洞”取石。这种经皮肾镜取石的手术,不仅损伤小,出血少,而且术后恢复很快。

 

 

 

 

来源:台海网

 

 

 

 

 

中国医疗纠纷网http://www.chinaylj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