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男子拒签字致孕妇死亡事件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代表委员热议男子拒签字致孕妇死亡事件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针对肖志军事件在社会上展开的关于医德和行医风险的讨论,本报记者昨日在两会期间同题采访了相关代表、委员

  新京报:你在从医生涯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林曙光(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会遇到,在危及生命时,如果可以肯定挽救病人,即使家属不同意,医院也要抢救。但肖志军的“妻子”情况非常特殊,医生的剖腹产方案是为尽快拿出呼吸衰竭孕妇腹中健康的婴儿,当时谁也不能肯定剖腹产就能救活母子。

  新京报:你觉得悲剧的发生是个人原因还是体制原因造成的?

  林曙光:肖志军是个极端特殊的个例,也许不应该拿出了和体制挂钩,但此时间的确折射出目前医患关系的紧张,亟待缓解。

  高春芳(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150医院院长):体制所造成的。医院面对这样的情况很矛盾,不救良心上过不去,救了万一出事,要自己承担。

  冯世良(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签字是国际通用做法,但法律上应有补充条款,如家属不在场或者不具备责任能力时,应该向上请示。

  新京报:你觉得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高春芳:尽快完善立法,对医疗事故要有具体的认定。

  冯世良:请示上级医生或者医院院长,做出共同决定,采取准确的治疗方法。

  新京报:其实肖志军是不相信医生的,你觉得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林曙光:政府和医院要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向公众普及疾病的诊疗知识;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医院和医生应该挺身而出,做患者的解释工作,第一时间抢救危急生命,而不是通过冰冷的法律渠道解决。

  高春芳:医生的解释很重要,不排除有个人医生为了某种利益驱动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但我们相信医生队伍是好的。

  本报记者 钱昊平 魏铭言

 

 

 

来源:新京报

 

 

 

 

 

 

中国医疗纠纷网http://www.chinaylj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