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已收到网友建议约2万条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 正文

医改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已收到网友建议约2万条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基本药物“统购统销”引发争议

  医改新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已收到网友建议约2万条

  日前,《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国家发改委网站向群众公开征求意见,至昨天,已收到约2万条网友意见建议。新方案中“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把一般诊疗引向基层医疗机构”等内容备受关注。“基本药物由国家统一采购统一定价”等问题也引起了争议。

  改革能否解药价虚高之痛?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此次医改新方案的一大亮点。《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基本药物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减少中间环节,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物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建议:制定基本药物目录应尊重市场

  在此次的意见征集过程中,不少网友提出,实行医药分离是解决药价虚高的主要途径,“应该将诊断治疗和药品彻底分开,医院只负责诊断治疗疾病,不销售药品,在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药品由医生开出清单,病人到外面的药店自己买。”也有网友认为,控制药品价格必须从源头抓起,“有些基础用药,换一换包装,价格就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新研发的药品定价与成本不符,有的差距很大。这些都应从药品生产过程的审批中得到解决。”

  一名资深医药代表陶女士告诉记者,新方案规定了基本药物将由国家直接配送,而且不得加价。那么医院的回扣就没有了,这项举措可谓大快人心。但是,它存在的问题是,这种“统购统销”的模式可能导致垄断行为的发生。“届时,国内的药企很可能面临重新洗牌。”

  有专家建议,国家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时,应该充分尊重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一味突出“统购统销”权利,有可能会带来新的腐败。到时候,买单的还是老百姓。

  公立医院可否带有营利性?

  《征求意见稿》提出,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

  建议: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待创新

  这一改革措施引来网友的一片叫好声。“公立医院就应该坚持公益性,这样,以药养医、大处方、医患关系紧张等都可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但也有网友表示:“医院不是慈善机构,如果没有营利,医院怎么维持正常运行?”

  一业内人士表示担忧:目前政府每年对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投入不超过医院经费的四分之一,其余部分都得靠医院自给自足。“《征求意见稿》没有定义公立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也没有明确公立医院是否可以带有营利性。如果公立医院完全不带营利色彩,那么政府的投入势必加大,对此《征求意见稿》并没有明确。”

  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上海医学会会长刘俊教授指出,公立医院必须坚持公益性。他说,目前中国卫生总费用急剧增长的空间不大,公立医院必须创造新管理模式,否则改革很难深化。

  公立医院能否管办分开?

  《征求意见稿》第九条中提出: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

  建议: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有利监管

  网民认为,公立医院实行管办分开是必然趋势。公立医院与行政部门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卫生行政部门能更好地起到监管作用。另有网民提出不同意见:“《征求意见稿》第九条中也提出,公共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由政府确定人员编制、工资水平和经费标准,严格人员准入,加强绩效考核,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制度。这意味着政府将对医疗机构加强行政管理。”

  专家表示,两个自相矛盾的表述出现在同一个段落中,可见是平衡妥协的结果。由于管办不分,往往会出现行政管理代替了监管,导致行政管理者对行政下属的违规行为隐瞒或包庇。管办分开后,医院管理者是职业经理人,医护人员成为自由职业者,一旦受聘,他们便成为医院的全职或兼职员工,他们可名正言顺地成为(相对)高收入者。“以药养医”等情况会大幅度减少。

  【解读】

  医改近期五项目标

  中国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出后,有部分人表示“看不懂”。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进行解读。他强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必须得到公共财政的支持,这是政府责任的体现。

  陈竺表示,中国医改近期的五项目标为: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做到应保尽保;要建立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建立从药品生产、供应、流通到合理使用的制度和相应的支持扶持政策,同时又能控制医药费用,还包括医疗器械,诊断手段等;要加强中国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特别是中西部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通过政策倾斜让高水平医务人员到基层、农村工作,不仅给以适当的待遇,还要给予社会承认;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政府、社会资源,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启动迫在眉睫的公立医院的改革。

  【上海医改方向】

  三级医院专攻疑难杂症

  基本用药多入社区药房

  “新医改方案中的很多内容,上海已经提前基本完成了。”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透露。上海医改实践整整三年,“社区卫生服务”、“低药价零差率”、“全民医保”等上海改革样本,成为新医改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了解到,在上述三方面,上海已提前启动了医改的步伐,在一些先行先试的区县,改革成效已超出了新医改方案所提出的目标要求。“上海近年来用于医疗卫生的政府投入,各区县以每年20%至40%不等的幅度在递增。”徐建光说,目前本市GDP中超过2%的部分用于卫生投入。然而,新医改方案仍然让上海看到了差距和不足,“我们将马不停蹄地进一步深化改革。”

  长宁区卫生局局长张平也介绍了基本药物制度将给上海市民带来的变化。现今社区医院有的药大医院全有,而今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三级医院可能不提供大多数基本用药,专注于解决疑难杂症,社区药房全部以基本用药为主,三个等级的医院在药品价格上将拉大差距,医保报销比例也将形成明显的梯度。”张平说。

 

 

 

来源:新民网

 

中国医疗纠纷网http://www.chinaylj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