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打工女看喉咙痛 输液时突然死亡
发布时间:0000-00-00 00:00:00
从云南来宁波打工的闵发国怎么也想不到,妻子闵丽香只是喉咙痛,可在鄞州区下应街道东兴社区卫生服务站打了克林霉素后,突然离开人世。昨天中午,记者看到,东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卷帘门已被拉下。周围群众说,卫生服务站已经一个星期没开门了。
怎么又是克林霉素?近期和这种药品有关的死亡事件频频发生,已无法用巧合来解释了。
记者 杨力克 见习记者 朱俏
注射克林霉素,患者身亡
闵丽香,35岁,2007年随丈夫来到鄞州下应打工。今年11月11日晚,因为喉咙痛,闵丽香在丈夫的陪同下到鄞州第二医院就诊,确诊为咽部轻微充血,扁桃体II度肿大,医院给她注射了500毫升的0.9%氯化钠注射液,外加1.2克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输液完毕后,夫妻俩就回家了。
第二天中午,闵丽香感觉喉咙还在痛,跟丈夫说了一声,就去下应街道东兴社区卫生服务站看病了。
当天中午12点多,闵丽香途经朋友陈先生的豆浆店。据陈先生回忆,那天闵丽香看上去和平时一样,在他店里吃了些点心就去医院了。“她回家要经过我的店,可1个多小时过去了,我还是没见她回来,就给她打了电话,结果是一个医生接的,说闵丽香人不行了,在明州医院抢救,叫我赶紧过去。当我赶到时,闵丽香已在太平间了。”陈先生说。
接到陈先生的电话,闵发国下午5点左右赶到明州医院,但没有见着妻子的遗体。
11月13日下午,明州医院帮忙联系了宁波市殡仪馆,将闵丽香的遗体安置在殡仪馆内。
家属怀疑药物有问题
闵发国向记者出示了闵丽香11月11日在鄞州第二医院的就诊记录、12日在东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记录和明州医院的急救记录。
其中一张写着事情的经过:11月12日中午12点30分病人到医院就诊,12点40分左右输液,14点20分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了吸氧、心脏胸外按摩等急救措施,同时呼叫了120急救中心。14点30分120赶到,当时病人面色发紫,口唇发绀。
明州医院的急救记录单上写着:11月12日14点32分,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在当地医院就诊,医院静脉用克林霉素治疗,在静脉用药过程中,患者意识丧失,即由120接入院。患者既往病史不详,呼之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固定,直径4毫米,对光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结论为:猝死。
对于闵丽香的突然死亡,家属认为,东兴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的克林霉素有问题。但对院方和医疗纠纷理赔中心提出的尸检,家属却不接受:“我们云南人是有信仰的,对死者进行解剖,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另外,妻子死亡已经7天了,要入土为安,希望理赔中心尽快给出一个结果,不要一直拖着。”
前天下午,东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上级机构下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属、鄞州区卫生局代表、宁波市医疗纠纷理赔中心以及下应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就理赔金额进行了协商,最终无果。目前,家属已向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具体死因,有待尸检
下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翁女士说,12日那天给闵丽香看病的女医生是个全科大夫。医生给闵丽香量了血压后,发现她血压偏高,根据病人11日在鄞州第二医院的就诊记录,也给配了克林霉素,但是剂量减少为0.9克。由于病人血压高,在输液过程中,医生一直在观察,多次询问她有没有不舒服。当输液约一个半小时后,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医院立即采取了抢救措施,一个半小时输了130毫升,在用药的剂量和速度上都没有问题。
宁波市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要弄清楚死者的死因,必须做尸检,但家属不同意。根据现场查看的材料,死亡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注射克林霉素后引发的过敏休克导致死亡;另一种是病人心脏方面有一定的疾患。但目前没有做尸检,具体原因不好说。
专家称意识丧失与药物有一定关系
昨天中午,宁波市第一医院内科专家李医生看过闵丽香的就诊记录后说,11日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都是正常的。患者感觉心悸乏力,在感冒的情况下也属正常。从鄞州第二医院做的血常规检查来看,患者的白细胞为2万7千多,中性细胞比率为84.10%,两项结果显示偏高,属于严重细菌性感染。
李医生指着鄞州第二医院的一份胸片报告说,如果患者心脏衰竭的话,心房就会变大,但报告上显示“心影大小形态正常”,因此看不出患者心悸乏力现象。就这份报告而言,患者的心肺是正常的。
12日的就诊记录单上显示患者的血压升到160毫米汞柱,李医生说,血压是偏高的。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意识丧失,如果她以前心脏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与药物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意识丧失与心脏供血不足有关,而胸片报告显示,心肺又是正常的,只能说这是一起突发事件。想要弄清楚具体死因,只能做尸检。 调查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高发
今年以来宁波有百余起 前天,鄞州区卫生局医政科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事发第二天,他们就向宁波市药监局和卫生部门报告了。目前剩余药品已经取样、封存。在检验结果未出来之前,出于慎重考虑,鄞州区已经停用克林霉素。
宁波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处处长叶卫国表示,已经接到了鄞州区卫生局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并且宁波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控中心已在13日派人去调查过,目前已将此事以文字形式上报省里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控中心。
叶卫国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上市后,由于用药人群比较广泛,根据个人身体状况,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另外,药品上市后,还要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对药品的安全性进行跟踪,再研究。如果发现有影响安全的因素,会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比如修改药品说明书等。因此,药品的不良反应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就克林霉素引发的过敏反应症状,叶卫国说:“克林霉素是一种抗生素,临床上普遍使用。就宁波市而言,今年以来,共监控到3000多起药品不良反应,由克林霉素引发的不良反应占了4%,相对来说,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的比例较高。”
“另外,药品不良反应与临床做法也是有关系的。临床为求见效快,一般采取静脉注射,而这是风险最高的一种给药途径。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抗生素滥用的现象。人们往往一感冒就会用抗生素,有家属要求注射的,有医生直接配药的。‘是药三分毒’,多用对人体并不好。”叶卫国说。 3起死亡事件 矛头指向克林霉素 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年多,宁波市区使用克林霉素后的死亡事件就有三起,由该药品引发的各种不良反应事件更多。
死亡个案
■今年11月12日,闵丽香因为喉咙痛,注射克林霉素后出现意识丧失,经抢救无效死亡(详见上文)。
■今年9月23日,43岁的鄞州布政中学教导主任何智军出现感冒症状,在启运社区卫生服务站注射克林霉素,回家后感觉浑身无力,数小时后死亡。
■去年8月9日下午,22岁的杨达到宁波同和医院看病,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医生给他开了克林霉素注射液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第二天清晨,杨达被发现死在出租屋内。其尸检报告的结论是急性过敏引起的休克死亡。
不良反应个案
■今年上半年,市民傅先生带着18岁的儿子去江东丹凤社区卫生院看感冒。注射克林霉素5到10分钟,患者出现脸色发青、嘴唇发黑等症状,不一会儿就晕倒了。医生马上给他输氧,这才有所缓解。
■9月1日,58岁的宋先生因为咳嗽到联丰社区卫生院就医,注射克林霉素后他就回家了,随后感觉气喘、脸发烫、身上发痒。到医院打了抗过敏的针后,症状缓解。
■10月25日,市民张女士由于尿路感染到江东镇安社区卫生院看病,医生开了连续三天的小瓶克林霉素吊针。打针后的第五天,她身上出现皮疹。 相关
链接 患感冒打克林霉素
竟出现肾功能衰竭 湖北鄂州市民彭书进常规体检身体良好,几天后感冒打了克林霉素,却出现肾功能衰竭,先后花去医疗费1万多元。
据介绍,今年8月29日单位组织体检,彭书进身体状况良好。两天后,他因感冒到汀祖镇刘畈村卫生室输液,医生开的是克林霉素。输了三天液后,病情越来越重。经抽血化验为肾功能衰竭。他全身水肿,拉不出尿。先后在鄂州中心医院和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1.4万元。
鄂州市中心医院熊汉忠称,彭患肾功能衰竭与输入的克林霉素可能存在很大关系。他称,该院接到多起因输入克林霉素而患病的病人,并称该院为此专门发了医讯。
来源:现代金报
中国医疗纠纷网http://www.chinaylj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