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通知_中国医患纠纷网--江苏建康律师事务所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文件 > 正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06-17 09:38:00

苏卫医〔2003〕62号

各市卫生局,各有关厅直医疗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省医院工作会议精神,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进医患双方的相互理解、配合与支持,全面提升医院的服务水平与质量,我厅制定了《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现予下发。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卫生厅
二○○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附件:

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指导意见

  为充分体现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患沟通,融洽医患关系,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现就“加强医患沟通,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医患沟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卫生工作“两为”方针,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发展“病人选医生”服务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重要举措。一是能够促使广大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克服传统的“只见疾病不见人”服务模式,促进医疗服务的整体性、人性化,主动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二是在医患之间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下,提高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预后、医疗护理合理性、可行性、预期效果以及风险性的认识,以得到他们对医疗服务措施的配合、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和尊重;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了在医疗服务和医疗消费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平等法律关系,实现在对疾病治疗全过程中医患的合作关系;四是有利于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认真遵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总之,建立医患沟通制,加强医患沟通,能够较好地解决医患关系中的深层次问题,有利于促进诚实互信医患关系的形成;能够整合、优化医疗机构人员、技术、服务、设施、环境、费用等服务要素,整体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有领导分管,医政科(处)具体落实;要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实施意见,选择好试点单位,并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各级医疗机构要明确领导分工负责,并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要研究制定适合本单位实际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临床、医技科室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在本科室的落实。

  三、落实制度规范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把加强医患沟通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使之制度化。明确将医患沟通的重要情况记入病历中。要建立医患沟通的检查、考核、评价、奖惩制度。并将评价结果与深化单位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落实奖惩措施。实行公示制度是加强医患沟通的有效形式。各类各级医疗机构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向患者及其家属公示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可探索建立医疗服务信息社会公示制度。
  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各个医疗环节的服务流程中医患沟通的规范。要通过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简化流程,方便患者,改善态度,规范行为,加深交流,促进理解。

  四、合理调配人员
  要为加强医患沟通提供人员保障。一方面要配足配齐医务人员的数量,特别是护理人员要按规定配齐,同时,要有科学的安排保证不同时段都有把关医师和骨干护士。另一方面要严格管理,确保人员在岗在位。

  五、完善沟通内容
  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理需求,制定医务人员与病人沟通的主要内容。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务人员主要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治疗方案及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情况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想要了解的问题,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加深对目前医学技术的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注意沟通内容的层次性。要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复杂程度以及预后的好差,由不同级别的医务人员沟通。根据病人或亲属的文化程度及要求不同,采取不同方式沟通。如已经发生或有发生纠纷的苗头,要重点沟通。

  六、重视人员培训
  要对各类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对单位领导和中层管理者进行现代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和市场经济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管理者首先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对各级医务人员(包括进修和实习人员)进行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流程、服务言行、服务规范、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形式、内容、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还要注意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在医患沟通方面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要通过培训,达到增强沟通意识、转变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明确沟通内容、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效果的目的,使加强医患沟通成为广大医务人员的自觉行为。

  七、掌握沟通方法
  正确的沟通方法能够增强沟通的效果。根据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加强医患沟通中积累的经验,正确运用沟通方法主要做到“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个方式”:
  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
  两个技巧:倾听,就是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介绍,就是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
  三个掌握:掌握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留意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况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剌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
  六个方式:一是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二是交换对象沟通;三是集体沟通;四是书面沟通;五是协调统一沟通;六是实物对照讲解沟通。

  八、及时总结提高
  要在实施过程中认真实施评价,及时总结经验,努力克服不足,不断发展提高。评价分为工作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两大方面。工作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各类服务规范执行情况、沟通内容的落实情况、沟通技术和方法运用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实施效果评价主要包括患者对医疗服务及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社会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医疗事故争议发生情况、医疗工作质量、效率、医院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要注意院内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要注意宣传好的典型,弘扬正气,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